民国“神算子”林庚白,算尽天下人,却破不了自己的死局
一生从政赋诗,却以命学古籍《人鉴.命理存验》声名远扬。
他是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人物,怒怼鲁迅盛气凌人,谩骂孔子无法无天;在命理界颇有造诣,断言徐志摩死于非命,预测袁世凯登基83天后倒台,历史曾为他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庚白自幼天赋异禀,年仅4岁竟能提笔写文,7岁赫然独立创作诗歌,10岁写论文时因公开谩骂孔子思想惨遭学校开除,或许是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林庚白不负韶华,13岁那年自学成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京师大学堂。
诗文经梁启超拜读后感叹赞赏:“哎呀!奉读大作,五体投地!” 就连汪精卫也不忍错过这样一位天才少年。
在汪精卫的推荐下,当时14岁的林庚白已经是同盟会的成员。之后便投身于政治,开辟了仕途道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就职民国第1任临时大总统,宗旨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为逼退清帝,光复汉民族国家,遵循革命前与袁世凯的协商,保袁世凯上任民国第2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由此辞去了大总统职位。
而当时跟随着孙中山武装革命的左膀右臂,正是林庚白。由于孙中山的辞职,也使得林庚白被迫退出政界。 据史料记载,林庚白研习命理的原因不得而知,网传多个结论都有待考证。
但也就是在这几年,林庚白仿佛嗅到命理的真机。 因为在袁世凯称帝时,林庚白就懂得了如何推算八字。
未年生人,以丑为帝阙,八字见巳酉而不见丑,且巳酉会局邀出丑字,是谓虚邀帝阙。而项城则丑字旬空,故仅得八十三日称制。卯酉枯破巳酉会避之势,则全盘牵动,宜其亡也。
《人鉴》林庚白因丑土落空亡,帝位最多上任83天。1912-1922年丁卯大运,卯冲克命局酉,引动月支和日支,破坏命局原有的巳酉会结构,故亡于此运。
林庚白的点评一针见血,可谓是一天不差的精准预言了袁世凯死期。 至此林庚白会算命一事,轰动上层阶级,许多政军商界前来慕名拜访,随着自己声名鹊起,还立下“每算一命,须致百金”的规矩。
文人墨客狂揽资本,富豪之位近在咫尺
作为马列信徒,林庚白拥有异于常人的思想,能进军政坛,又能沉醉于命理。
凡经他测算的大部分名人命运,其生辰八字和辉煌历程均被完整地写录在《人鉴》一书中,然而有关林庚白自己的出生时辰却是疑团满腹。
官方资料显示,林庚白的出生年份为1897年,然诸多命理研习者分析点评又另为1894年,更有甚者认为是1896年,可谓真假难辨,需得推敲。
张一蟠生平不详,但和林庚白有过密切交集,并撰有一书《定命录》,内容有记载林庚白的四柱信息:
甲午、戊辰、丁酉、庚戌,转化时间为阳历1894年04月25日,戌时。
此外,关乎林庚白的传记,也录入了该出生信息。 林庚白,初讳学衡,字浚南,别署众难,晚乃以庚白行。福建闽侯人,生于1897年夏历三月二十日。
《林庚白传略》林北丽 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丁西)一岁。四月二十一日(旧历三月二十日)戌时,生于福建闽侯螺女江的士绅家庭。谱名学衡,字浚南,后更名庚白。
《丽白楼遗集》周永珍还有,柳亚子是林庚白的挚友,他应林北丽的委托而撰写了《林庚白家传》,本家传大量资料都是由她提供,而且林北丽是林庚白第2任妻子,信息理应很可靠。
在搜罗史料过程中,还找到了尤为重要的文献!著名命学家韦千里给林庚白算过命,彼此曾面对面交流过,有一文内容,专门记载林庚白与其他人士的对话。 此时,他也请陶半梅替他过过眼,四十八岁到底如何?
陶半梅只对他说一句:“你四十七岁下半年起,就要逃离战区较远的乡下去住,才能幸免四十八岁那年的大凶。”
当然,林庚白采纳了陶半梅的话。
《命相故事集》韦千里林庚白死亡时间,官方认定是1941年12月19日,年龄44岁,这与三部传记的时间点吻合。
但从韦千里文献来看,林庚白47岁前还未死,这么一来,出生年份应当为1894年才对。 各此说法不一,存在矛盾。
不排除后人在考证时不够严谨,因而出现差错,还有可能是大量文献经太多人转载、改编,导致原文献失散。
林庚白向来口无遮拦,他曾放下豪言:“我生平瞧不起任何人,谁配来领导我?”关于革命的理论,我不受任何人领导,关于文艺方面,便是高尔基来领导,我也认为不配。”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林庚白身上总是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伤官气息,思想前沿,敢于革新,多年的宦海生涯,只因狂傲不羁的个性;替人算命,单纯副业就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以上2个版本八字为真,我更倾向于第1版。纵观命局,丁火日主,生于辰月,戊土泄弱丁火,首用甲木疏土,次用庚金劈甲引丁,格局为伤官配印和伤官生财,确实有些吻合狂浪书生林庚白。
林庚白幼孤,由姐姐抚养长大,从十神的角度论,应当喜比劫。 他风流倜傥,一生有过两段婚姻,为求真爱醉心表白,闪电般决定终身大事,伤官的浪漫,比劫的执行力。
当然这些仅是推测罢了,并没有实锤,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信息仍需再度鉴定。
临死之前,与爱妻林北丽奔赴“南方火地”香港,以逃过命中劫数,只惜天意难违,终丧于日寇枪下。
因算命闻名,也终算命而殒命。命理,唯恐是林庚白逃避政治的“乌托邦”,见遍社会的阴暗,心中依然有光,坚定不移地畅写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