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奇闻 > 老牛寻宝地,后代出大官

老牛寻宝地,后代出大官

魏晋时期,是一个门阀社会,阶级比较固化。一个人哪怕再有才能,出身不好,也很难获得重用。相反,如果你生在贵族之家,那只要不是完全不识字,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官。因为当时做官是靠推荐的,不是靠考试。

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逆袭成功,从底层翻身成了大官的,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

陶侃的成功,一半跟他母亲的严厉教育有关,让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另一半,则跟风水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结果。

陶侃年轻时候,家里是非常穷的。他的父亲是东吴的将军,因为晋灭了吴,他就不做官了,回家种田,加上又死的早,搞得陶侃的家庭条件非常不好。

他们家穷到什么地步呢?有一个叫范逵的人路过他家,按道理应该留他吃饭。但是陶侃家里非常穷,根本拿不出招待对方的食物,也没有钱去买。怎么办呢?陶侃的母亲把自己的一头长发剪下来,换了几个钱,去买酒菜来招待。范逵的马需要草料,当时冰天雪地,也无处打草。陶侃的母亲就把自己睡的席子铡碎了喂马。这就是著名的“截发留宾”的故事。

范逵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感慨说:“没有这样贤明的母亲,是生不出好儿子的啊。”就极力向上级推荐陶侃做官,这才是陶侃发迹的第一步。

但是陶侃虽然入仕,还是个小官,没过多久,老妈就去世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陶侃正在悲痛欲绝的时候,发现家里唯一的一头老牛又走不见了。这简直是人财两空。可怜的陶侃,失魂落魄地到处转悠,找他的牛。

路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告诉他说:“我看见一头牛,睡在前面的山坳泥潭里面,那可是个好地方,如果能葬先人,后代必定位极人臣啊!边上还有一块地,稍微差一点,但是也能出两千石的大官了。

陶侃照着老人的指点,跑到那边一看,那不就是我家的牛吗?

既然找到了牛,陶侃索性就按照老人说的,把这块地拿来葬母亲。

果然葬下去以后,陶侃的官运就跟开挂了一样,一路飞黄腾达,一直做到了大司马的官职,是朝廷的三公之一,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块墓地的地方至今尚存,被改名叫陶家水库了。

至于差一点的那块地,陶侃送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周访,后来周访也一路高升,祖孙三代都在四川为官,连续做了四十一年的大官。

这两个人的命运,可以很明显看出,风水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而因此,牛眠地,也就成了风水宝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