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追求的无外乎就是身体的长生,与精神的得道
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生的追求,无外乎身体上的长生,与精神上的得道。
长生这个话题,经久不衰。
尤其是那些皇帝们,我们读历史,历史书上总会写着,某某皇帝,因为吃丹药,命丧黄泉。
于是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他们还偏偏就喜好这个丹药呢?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长生的愿景。
即使到了现在,我们这些中老年们,不也是泡枸杞,吃保健品之类的吗?
你可能会说,现在人吃的那是符合科学的!
其实那时候吃的也是符合当时“技术”的,当时的医理确实支撑这种丹药,符合长生原理。
这样一比较,古今没什么差别。
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即时反馈的快感。
虽然我没有吃过那种丹药,但那种丹药必然有一个当下反应,那种感觉是很爽的。
满足了当下的爽,满足了长生愿景,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看看我们现代的很多药品,基本上也都是符合这两个基本需求的。
身体上的长生说完了,那就说说精神上的得道。
在这个得道体系中,读书学习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读书学习成为了管理需求和管理工具,它传播的不是道,而是一种“法”。
传统文化中,有几个分类模式。
第一个是阴阳分类,这个很简单,一分为二看问题,辩证统一。
第二个是五行分类,这个是一分为五,相生相克的关系来看问题。
这个五行分类与周易里面的六爻复卦是一脉相承的,也是阴阳分类的平方升级。
还有一种分类,是八卦分类,八卦用的是阴阳的立方,它的本质还是阴阳,但是在现实应用中,用的更多的是类像思维。
就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一种对应。
这三种分类模式贯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看似有区别,但又有密切关联。
咱们今天,主要就是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这种分类来诠释这个“得道”。
五行皆可得道。
就拿古代这个读书学习来说,学的都是一些为人处世的管理经验,后来科举制,更成为管理国家的经验。
简单说,读书学习,就是为了自我管理及其社会管理。
在这条路上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未必是得道之人,因为读书学习收获的只是法与术,它与得道之间的距离,与吃奶的婴儿距离得道差不多,因为没有必然性的联系。
古代的读书学习和现代差别还是很大的,这里大家不要混淆。
古代读书学习,纯粹是管理,现代读书学习,覆盖面就很广了,比如还涉及科技。
在古代的读书学习模式中,所谓的得道,就是那些“政治家”,能够被称为政治家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这些人,不但会管理国家,更能把这种管理经验落地到生活当中,包括柴米油盐的调配,包括诗词歌赋的延伸。
这样的话,纯粹的管理技术,变成了管理智慧,最终在管理中得道。
一窍通,窍窍通。
除了这种得道方式之外,还有四种得道方式。
说其他方式之前,我们先说说五行在传统文化中的对应。
道、法、术、器、势。
这五个东西,就是五分法,内含相生相克的关系。
咱们前面说的那个读书学习,从管理方向得道,对应的是“法”层面的得道方式。
咱们继续说其他四种得道方式。
第一种,以势得道。
这种势,是一种流动关系。
这种流动,既是大自然中风与水的流动,也是社会中人与人往来之间的流动。
从社会人情世故中去体验这种天人合一。
李世民对儿子说,君民之间,就像船和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就是一种“势”的把握。
这方面做精了,看透了,也可以得道。
饱尝世间冷暖,坐看人情世故,彻底融入自然,天人合一。
第二种,以器得道。
子日:‘女器也’。
日:‘何器也?’
日:‘瑚瑚也。’”
——古书《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孔子,你看我怎么样?
孔子说,你是国之重器。
这个就是用琏瑚这种国家祭祀用的摆件儿,比喻子贡的素质结构。
这种比喻,就是用器之道。
在传统文化中,很多物件设计,都是根据周易来的。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这些都是一种像。
比如一个酒杯,上面敞口,四周封口,这对应的就是“兑上缺”的像,
我作为一个专业做酒杯的人,就可以结合着这种类像的对应,去挖掘延伸“开口”文化,用“开口”规律指导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以器得道。
现实生活中,比如一些著名的器具制作者,比如景德镇的瓷器师父之类的,要想登峰造极,必然要悟出做物的道来,并且用这个器道,延伸成自己为人处世的道。
第三种,以术得道。
前两天,有个人对我说,他自己学了一些命理知识,导致自己每天干什么事都要给自己看一看,魔怔了。
我说,我们学术,不是上来就是为了用这个术,而是要通过对术的了解,去参悟道。一旦悟道了,这时候再去驾驭术,那就是造福自己,造福别人的行为。
有句话,叫“善易者不卜”,这就是一种以“易”得道后的一种表现。
卜卦也好,命理也好,奇门之类的也好,都是术,不是道,这个一定要明白。
除了玄学之术外,科学也是术,武术也是术……
日本一些什么剑道、茶道之类的,都是以术去得道,最终对应的是用相同的原理去做事、做人。
第四种,以道证道。
这个方式,看似简单,其实最难。
比如我们读《道德经》、读《金刚经》之类的这些“经论”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道”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非常接近道的本质。
正因为接近,才容易产生“灯下黑”的效果。
有句俗话叫“地狱门前僧道多”,就是因为“灯下黑”原理。
为什么会出现“灯下黑”呢?
还是因为自身慧性不足,很容易掉到形式主义的陷阱里面。
最终这个群体,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得道的得道。
总共是五种得道方式,哪一种也没有捷径。
在得道的路上,真是众生平等,行业平等。
如果人生一世,精神追求为了得道,那就不会太执着于一种欲,比如学习成绩,学历之类的。毕竟这些东西,与得道,与畅活人生是没什么必然联系的。
幸福这个东西,就是得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为得道之后,就有了自己稳定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了,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了,也就明白自己的幸福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