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母文化”与“弑父文化”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中国老百姓经常会把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父亲给“谋杀”消失了,过于夸大了母亲的作用,体现了“寻母文化”的特性。
大家知道岳飞的父亲是谁吗?大家又知道包拯的父亲是谁吗?估计没有几个人能说得上来吧。
兵飞的父亲是岳和,岳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敦厚仁义,仗义疏财,爱睦乡里的一个财主大户。
大家都知道岳飞的武功高,战功卓著,历史上的英雄。也耳熟能详的是岳母在他的背上刻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都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图腾。
重要是岳飞的所有功绩源于哪里?岳飞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请各种知名的私塾来给自己的儿子教授学问。等岳飞稍微大一些了,又请了当时名震天下的周侗来传授武功。这就是岳飞扎实基础的来源。
等到了岳飞19岁的时候,此刻宋辽边境正征战不休,于是岳和便让岳飞去前线打仗,当岳和去世的时候,也就是岳飞22岁的时候,岳飞已经在战场上打出了名堂。而这位父亲多少人能晓得并且记住呢?
再说包拯,也就是我们常在电视剧作品中看到的“包青天”,在小说里或者说在我们老百姓心理都认为他是传说中由嫂子养大的。真的是这样吗?
传说自然是传说,它不是真相。包拯的父亲是包令仪,做过知县,做过虞部员外郞等官员,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对于包拯的教育、成长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都不知不觉中把这些父亲的功劳抹杀了呢?这里体现了中国人的“寻母”特性,也就是夸大了“母亲”(母性)的伟大。这样真的好吗?其实这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矛盾,也造成了对女性的最大伤害。
在是孩子的时候,“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女性得不到与男性完全对等的待遇,但是在女性一旦成为了母亲之后就会夸大女性的作用。
追朔我国的古代神话,从女娲造人开始,代表着中国母系文化的根源。我们的老百姓也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土地即是母亲,我们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母亲“给养”。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中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固化的社会关系压抑中寻求“母亲”宽慰的心灵的状态。
而西方的“弑父文化”则代表的是另一种状态,父亲在西方文化里隐喻代表着权力、旧体系、旧势力,而弑父象征着权力的交接,传承,改变。这便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泛滥——弑父。宙斯的每一次上位都伴随着弑父的故事发生。
因此西方的“弑父”文化又多了一层意义:像征着开创新局面,打破限制自身局限的开始以及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