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
我们之前说过,“六经”是六种“符号”,大致看了一些材料,意识到这一点的同学并不多。
于“易”经而言,相对来说,大家比较能够识别祂符号化的特征,比如说,乾三连,坤三断;对于其他五经而言,则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其符号化的特征。
今天我们主要聊一聊“诗”经当中的“诗”字。
我们想到“诗”,一般都会联想到美好的意象,比如说“诗章”,“史诗”,“情诗”;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被称为语言皇冠上面的“明珠”,这样的关联想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们还是先从字源学的角度来摸索一下。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诗”字古字形最早的见于楚系简帛,小篆字形和甲骨文字形的“诗”字字形更加规整,”隶书的字形则是我们今天的通用字形(简体/繁体)。《说文解字》对于诗的解释是:“志也。从言,寺声。”
光看这些字形的演变其实很难理解到为什么“诗”会和那些美好的意象联系在一起,但是看着“诗”左边的“符号”,让我联想到之前拆解“时”字右边的符号“寸”,它们其实是一个符号。
在拆解“时”字的时候,我们说过,“寺”包含三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一种测量的工具,中间一部分是一只手的符号,表示“抓取”,“拿”,最底下是一个点,表示拿着这种测量工具测量得出的结果“影子”的意象。
基本上,“诗”和“时”的右半部分都共享这个活动的意义。区别在于文字的左半部分,即“言”和“日”,今天我们主要聊的是“言”。
大家注意,在“诗”字里面,它的“言”是有特定场合,活动以及对象的,并非我们一般的“说话”。那么,这个“场合”,“活动”以及“对象”是什么呢?
还是从这个“寺”符号来说吧。它并非简单指代寺庙的意思,因为寺庙的出现是比较晚的。
我们说过,“寺”上面一部分代表的是一种测量工具,这种测量工具很多人应该见过,只不过没有将这两者关联起来,我上个图大家就清楚的,就是它:华表。
“华表”所树立的地方,一般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地方,比如说“婚丧嫁娶”诸如此类,在华表树立的地方举行这些活动,是因为华表的前身是测量太阳光线影子而指导部落生产活动的,这个工具,地方关系到整个部落一年的农业收成,所以意义重大,并且衍生出了某种神圣的意味(注意哦,划重点了)。
一个“部落”要形成“社会”必须要有某种“信念”,这种信念就是这个部落的“定海神针”,或者说的通俗一点,叫做“格言”,“座右铭”,亦或者说“图腾”。
我记得,以上有老师会让学生想一句能够代表自己的“座右铭”,这种用法其实是不对的。
“座右铭/图腾”是一个群体区别与另外一个群体的身份符号,要首先有“群”的观念才会有“座右铭”的观念,图腾/座右铭是这个群体共享或者赋予群体当中的个体的一种身份符号以及象征,而这种符号或者象征,通常会带有某种荣耀/互助以及行为约束的性质。
现在的居民小区,按照社会学的意义来说,虽然有一定数量的居住人口居住在特定的区域,也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功能(衣食住行),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能算作一个“社会/微型社会”,因为它没有共同的身份符号,文化认同,图腾或者说神庙。
而“乡村”则不同,他有自己的“图腾”(姓氏),宗庙,即使是很小的一个村落,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他们有共同的身份符号,乃至文化认同,这些东西会产生约束力,但是也能够产生归属感,这两者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诗”就是在图腾产生的那个地方举行重大活动需要说的“言辞”,由于这样一层关系的存在,关于“诗”的想象,我们才会和那些或庄重,肃穆,或美好,崇高的意象联系起来。
又因为在这样一个神圣的场合,面对的并不都是社会中活着的人,而是曾经共享这一身份符号的人,而其中的佼佼者往往会被赋予神圣的身份,因而在这样的场合需要讲真话,说实话。
所以对于诗歌文章的修辞,古中国有一个标准,就是“修辞立其诚”,它所要说服的对象是共享这一身份符号的人,不单单是活着的人;这一点跟古希腊的修辞术略有区别,因为他们所有说服的对象,主要是城邦的观众(活的)(姓氏比较多)。
由于“诗”的使用场合,让其具有别样的穿透力,当然,“诗”也在演化,但是人对于身份认同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希望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人需要归属感,仪式或者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