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伴娘子

伴娘子

这里所说的伴娘子,并非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陪伴新娘时的伴娘。而是乡下人家小孩子满周岁或百日时,做的一种食品。

乡下人家养了小孩,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看得很珍贵。特别是头胎,更是视为掌上明珠。为了祈求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在小孩满周岁或百日的时候,发粑做伴娘子,请“伴家婆”。

“伴家婆”是传说中观音娘娘派到人间来专门陪伴小孩的老婆婆,只要这位“老婆婆”时刻看护着小孩,小孩就会百病不生,不吵夜,不啼哭,不吵闹,小孩就能健健康康地成长。“伴家婆”喜欢吃米粑,而且要吃许许多多人家的米和在一起做的粑,才能潜心替你看护小孩。因此,哪家小孩快要满周岁了,小孩的奶奶或母亲,就拿着米袋,挨家挨户地化米,化米的户数越多越好,最好不少于一百户。看到有小孩人家的奶奶拿着米袋来了,家家户户都心知肚明,没有哪家把你看成讨米要饭的。不须来化米的奶奶开口,人家就主动用饭碗,装一碗米倒给你,并说着,伴家婆保佑你家孙子旺旺相相的哟!大方的人家或亲戚就用升子(量米的器具)装米。奶奶说着多谢你的回谢的话,转身又到另一户人家去了。

在小孩过周岁生日的头天,用化来的米,一部分发粑,一部分做伴娘子。同屋的大妈、大嫂都来帮忙发粑,做伴娘子。有的搦粉,有的做粑,有的做伴娘子,有的帮着把火,厨房里欢声笑语,热气腾腾,发粑的香气氤氲着整个屋子。或许是为了喜庆,或许是为了讨得“伴家婆”的欢心,在蒸熟了的发粑上还要用桃红点缀几朵小花,既好吃又好看。

伴娘子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要用一半籼米粉和着一半糯米粉,用水调匀,在竹扁里用力搓搦,揉成面团,再像做欢心团一样,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做成上尖下圆的形状,如果是男孩过生日,伴娘子就做成空心的,如果是女孩,则做成实心的。像尖尖的鼻子,又像宝塔。吃到嘴里,香香的,糯糯的,甜甜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吃。蒸熟的第一笼床发粑和伴娘子,要端到大门外放着,请伴家婆先吃,家中的女主人嘴里念念有词:“伴家婆来吃花粑哦,把我家小孩带的乖乖的哟!”然后,大家才可以吃。

第二天一早,将花粑和伴娘子一部分送到小孩的外婆家,另一部分送给邻居和亲戚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