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国古代官绅、士大夫及乡绅基层治理
谈到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避不开绅及官绅、乡绅,士及士大夫、寒士等这些概念,他们所代表的社会阶层就是古代官僚、知识分子,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所依靠的中坚力量、也履行古代基层乡村自治大部分管理责任。
历史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僚、绅士(士绅)、士大夫等这些概念其实是“异名同体”,它们都是对一类人物的称谓,又以“士大夫”为综合名词。大致而言,士大夫正在“当官”时就是官僚;士大夫从官位“离开”后就是绅士,又包括离职、退休等状态,总之是居于乡野,因此也称“乡绅”。士大夫等这些概念,还可以与古代知识分子划等号。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识字和学习文化的过程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物力、只有少数家庭能够支撑。又只有学习达一定水平成为知识分子,才能成为士大夫群体的一员,因此这个群体传承性极强!当然,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一些普通百姓也能识一些字、学一点文化,只是为更好地从事农业、工商业罢了,不属于士大夫群体。先说说士大夫群体的几个概念:
一是“绅”,它的造字:“纟”表示织物,“申”表示婚媾(婚姻),连在一起即“作为已婚标志的丝制腰带”,代表古代贵族和官员腰间所束、象征身份的宽丝带(绅带),引申就指代士大夫。“绅”字的字形还告诉我们:古人认为男子只有结婚之后才会成熟,因此选拔官员一定要已婚男子。
二是“士”,最初指当官有职位的人,后来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这个称谓自先秦时期就有,开始指民间、底层知识分子,他们依靠自身技能依附于王公、贵族,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后来“士”多与科举考生联系在一起,“士”还指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与“正人君子”概念相同。
三是“绅士”,绅与士连在一起,常指朝廷候补官员。随着科举制度成熟,明清两代很多知识分子“士”虽有功名、但没有官位,绅士就多指代这个群体了,还有其他的离职、退休官员。他们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近民,在地方上有势力、有名望,还有较多土地财产,属于地位高于平民的特殊阶层。到近代“绅士”干脆就代指地主、商人、退职官僚了。
四是“大夫”,是古代官阶名,先秦诸侯国官员分卿、大夫、士三等级,大夫更多是指代中级官员。秦汉以后还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光禄大夫等具体官职。明清两代,文职官阶中还有大夫(之下有郎、佐郎),对应武职官阶是都尉,都尉之上是将军、之下是骑尉和校尉。
五是“士大夫”,士与大夫连在一起,就专指一个特殊阶层,是官僚、乡绅与知识分子的混合体。下面就说说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的基本特点,以及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情况。
1、总体概括士大夫阶层、士大夫精神的特征。
一是古代士大夫拥有独享教育机会的特权。在知识匮乏且传播不易的古代,士大夫阶层独占知识、囤积知识,其具体实施场所就是太学、国子监这样一些只允许贵族和官员子弟进入的学校。获得知识后,他们会将知识商品化,出卖知识和能力给朝廷,即“学成文武艺,货与D王家”。
从好的方面讲,士大夫阶层是古代社会最有学识和才能的一群人,他们用知识服务社会,因此得到社会的尊重,中国古代社会有士、农、工、商等“四民”,士排在首位。因此在精神层面,士大夫们常常标榜自己靠学问立足于社会、用知识换取官爵,于是淡泊名利、清高以待问。
二是古代士大夫拥有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地位。士大夫阶层上乘定于一尊的D王、下启芸芸百姓。虽然在不同朝代,他们与皇帝或是主人仆人关系、或是主人奴隶关系,但始终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们还“垄断言论”,在皇意、民意间起到上传下达作用,这几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效力的言论渠道了。
正因为士大夫阶层有这样的特殊社会地位,他们非常注重个人德行,因此“士”就代表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他们很多人都立志终身追求“道”(自然规范)和美德,并且身体力行、终身执持、牢牢固守。当然,这只是好的期寄,德行极差的士大夫也比比皆是。
三是古代士大夫拥有种种的社会特权。最主要是豁免徭役,不纳钱粮、不服兵役。还有特殊礼遇之权、包办地方事业之权、诉讼中奔走公门之权、买卖中免税之权、子孙继承官爵职位之权、畜养奴婢之权、接受官方教育之权等等。这应是统治者保护知识传承、稳定官僚集团“统治工具”之意。
因为有这些特权,士大夫阶层中为非作歹者大有人在,皇帝和百姓均有不满。因此,士大夫阶层也极力宣扬不营私、讲操守、安清廉,以期扭转形象。不结党营私,勤于职守、清廉公正不必说了,更高的追求则是“气节”,即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是古代士大夫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自然是土地,士大夫阶层很多人本就是大小地主。他们依靠已有财力支撑学习知识、垄断知识、贩卖知识,再通过种种特权来扩大财力,一旦高升进入了上层统治集团,便可以兼并土地、获取更多财产。
做为古代社会的“有产者”,很多士大夫也很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官方管理覆盖不到基层时,他们便在社会治理中扮演主要角色;国家层面,他们更极力宣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的观念,自古以来也有很多身体力行者!
2、中国古代“绅权”与“皇权”的合作与制约。
中国古代一直是士大夫与皇家共治天下,自秦建立统一王朝,能对强大的皇帝、皇权有所制约的,也就是官绅、士大夫的权威和权力了。历史上绅权与皇权共治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是汉唐帝国时期,士大夫们地位较高,能坐着和皇帝谈话、平起平坐讨论问题。这是因为此时官绅群体规模较小,多出自高等级贵族,或是皇亲国戚、或是世宦家族,典型就是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隋唐时期虽有了科举考试,但门阀制度仍占主导,唐代300年间的宰相仍被20个左右大家族包办。这些家族之外也有些财力雄厚者能学习知识、成分官员,但要跻身高级官僚集团比登天还难!他们被称为寒门、庶人,只能做一些小官,也有知识分子从军、谋求军功出人头地的情况。
乱世之时不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军事实力足够或许就能当皇帝,但培养具有社会管理才能的高级知识分子却需要一代代积累。因此,这些世家大族虽未必有割据一方的军政权力,但以大量庄园土地、雄厚经济实力为支撑,世代传承和积累知识,就能培养出来大量的优秀士大夫。
二是以宋代为代表的时期,士大夫们地位有所下降,只能站着同宝座之上的皇帝谈话。这是由于老的世宦家族在乱世中被tusha殆尽,宋王朝便在更大范围、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例证是唐代时每科进士不过30多人,到宋代已达每科千人、可以用进士治国了。宋代随着士大夫群体扩大,知识已不再囤积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更多“中产”的地主、商人家庭有了培养知识分子的实力,能力出众的普通百姓可以通过科举跻身士大夫阶层,他们中很多人因此便具有“天下为公”的观念。
宋代及之后的元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和普及,书籍制作的成本降低、被大量“复制”出来,便推动了绅士群体的扩大。但寒门、庶人想出人头地跻身高层仍是极困难的,尤其是士、农、工、商中的“工商”出身人士,做官受到极大限制,即便能也只是做些小官。
三是元明清时期,士大夫们地位猛跌,只能跪着和皇帝谈话了,基本倒退为皇家的奴才、皇权的附属。这是受北方游牧民族畜奴习惯的影响吧,大致也谈不上士大夫与皇家共治天下了。此事士大夫虽地位下降,但统治者为强化“统治工具”,更加卖力地培养各级知识分子、壮大绅士阶层,明清两代尤其如此,连生员、秀才等底层读书人都有豁免田赋徭役的特权,高级别的士大夫阶层特权更多,这必然导致社会上富者愈富、贫者愈贫,“阶级跃升通道”被阻断,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3、乡绅阶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绅士群体不断膨胀(尤其是明清两代),从而使乡绅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巩固。
我们知道,中华大地较早建立了中央集权帝国、有2000多年历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受生产力水平和财力制约,朝廷的管控很难覆盖至社会基层、特别是县以下,因此就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就是在县城外的广阔乡村,是由当地占有土地、财力雄厚的乡绅和宗族元老们用乡规民约处理日常事务,实施基层社会自治。只要能按时按量完成赋税徭役任务、不发生恶性案件,地方官员就会采取放任态度、一般不插手基层社会的事务。
“乡绅”顾名思义就是乡间的绅士,包括地方上较有文化的中小地主、生员秀才、科举“落第”士子、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的中小官吏等,一般同时也是地方宗族元老,总之是一批在乡村社会有影响、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他们无需朝廷薪俸,却扮演着推动官府在乡村社会贯彻、执行的角色,已具有基层单位职能,可以极大减轻基层管理的人力物力负担(也有接机中饱私囊者);他们充当乡村社会的首领、代言人,出面维护乡村社会秩序,也会向官府反映民意。
明清时期中国的乡村自治已很成熟,就是一套以乡绅和宗族元老为主导,以乡规民约和保甲制为保障,效率较高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
最后补充一点:中国古代统一的封建王朝,如不能对皇权加以制约将是非常危险的,于是有历史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为社会稳定而对皇权的限制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除了“绅权的缓冲作用”,还有一个方面也非常重要,就是“无为的观念共识和行事传统”,即主张在国家社会治理上少做干预、顺应天道、不求有利、但求无弊。在具体操作中,皇帝一方是“法祖”,即讲究不创新、不折腾;官僚一方是因循和“敷衍”,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的消极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皇权膨胀、避免造成恶果,可以说与现代西方“保守主义”思想颇有些神似吧!
公众号:苗青滨海新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