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老子》带给我们的新诠释
伴随几十年来中国考古新发现,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两种,1993湖北郭店村出土竹简《老子》的部分内容,都与今本有很多不同,例如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带给我们很多新启发。
《老子》即《道德经》,是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名著之一,在哲学、政治、宗教、科学等领域都产生深远影响。历朝历代对其校订和注释的著作非常多,重要的就有上千种。早期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有魏晋时期的王弼(226-249年),他所校订和注释的《老子》大致奠定了今天此书的版本基础。但现在看,与古本《老子》和原始道家思想存在很大的差距。
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两种,甲本用秦篆书抄写、时间更早、破损严重,乙本用汉隶书抄写、破损稍轻、为汉初抄本,比之前最早的《老子》版本要早100多年,更是秦汉交界关键时期,因此它是迄今最接近原著的版本了!本文统称为“古本”。该“古本”比现代通行《道德经》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160多句(全部350多句)发生重大改变!
一是涉汉代“避讳”的改动。“古本”没有避汉初多位皇帝名讳,能看到后来版本中因避讳改动100多处,如避讳刘邦将“邦”改为“国”;避讳刘恒将“恒”改为“常”。
二是涉儒家思想渗透的改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老子》在汉代之后多被儒家学者“篡改”、思想体系和核心内容遭破坏,对照“古本”可以看到相关的变化。
而1993年郭店村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竹简,涉及《老子》内容有甲、乙、丙三组,2046字,包含现代通行《道德经》中的31章内容。它虽是迄今最早《老子》实物,但不是全本。而且从墓冢规格看,墓主人曾是“东宫之师”、已落魄。竹简《老子》很有可能是墓主人根据教学需要节录、按内容不同汇编成三组,学术价值远不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
下面,我们就比较“古本”与现代通行《道德经》几个明显差异,谈一谈其对道家思想最初面貌的理解。
1、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
汉代之后的《道德经》中都说“大器晚成”,流传了2000年,还成为一个常用成语。可在“古本”中这个词是“大器免成”。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现代通行《道德经》全句是:“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判断这个修改很可能是某位儒家学者“顺手修改”,意思是:“最方正的东西没有棱角;最贵重的东西总是最后完成;最宏大的音乐是音稀声弱;最大的形象没有踪影。”其中的“大器晚成”,是典型儒家思想、儒家“积极入世”的观念。儒家观念就是人一定要“成器”,只是要慢慢来,重要器皿更要仔细地打磨、所以要最后完成,做大事业的人也是如此。
而道家其实是说“大器免成”,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免成”是说对器物不必有打磨的过程,对人才也是如此,成长过程不用过多干预、只要顺应自然便能成“大器”!
2、“道,可道,非常道”应为“道,可道,非恒道”。
现代通行《道德经》开篇第一段有四个“常”字,实际均为“恒”,是汉朝之后文本要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把“恒”改成“常”、沿用至今:“道,可道,非常(恒)道;名,可名,非常(恒)名。”以及:“故,常(恒)无,欲以观其妙;常(恒)有,欲以观其徼。”虽然两字意思也算接近,但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个改动影响了2000年来读者们的理解。
现在用的“常”字有“通常”的意思,可理解为:“道说得出,它就不是通常的道;名叫得出,它就不是通常的名。……所以应从万物通常的原始状态去观察道的微妙、从万物通常的根本之处去观察道的显豁。”虽也说的通,总感觉与道家思想有差距,如果是“恒”,理解为“永恒”就贴切了:永恒的真理和概念,即“道”和“名”,不能用语言表达;需要从永恒的“有”和“无”原始状态去观察真理。
3、大量“无”和“無”被混用造成理解偏差。
“古本”中有83个“无”字(类似现代简体字形)和5个“無”字,现代通行《道德经》中“无”都写成“無”,再到今天都简化为“无”。“古本”中“无”、“無”不通用说明它们的字义存在区别。“無”应是现代汉语“没有”的意思,但出现很少,“古本”中大量的“无”应与现代汉语理解不同。
现代通行《道德经》开篇其实已谈到“无”的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被称为天地开始的就是“无”。就是“万物萌发、从无到有”,事物初生时的那种状态。
这样对《老子》中很多语句的理解就更准确了。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不是“無”为、没有作为的消极状态,而是“按万物本源规律作为”、“这样才能治理好社会”;“常使民无知无欲”,也不是“無”知、没有知识的愚民状态,而是“探求世界本源,回复到起始状况”。
4、“道篇”与“德篇”前后次序颠倒问题。
现代通行《道德经》共81章,《道经》在前37章、《德经》在后44章。“古本”中的分章、次序有很多不同,最主要是将《道经》、《德经》次序颠倒,“德篇”在前、“道篇”在后。
《老子》中所说“道”和“德”:“道”即“天道”,是自然法则、普遍规律,是产生和支配万物的永恒规律;“德”即“人道”,是尊重自然法则、遵循基本规律,是人这样的行为。“古本”中先谈“德”,是由浅入深、从外在表现再到内在本质,表达了道家“以德进道”、“纯德归道”的本意。
还有,“德篇”第一章(现第38章)批判“仁义礼智”是与“道”背道而驰的:因为失去道、德,才提倡仁、义;失去仁、义,才提到礼节;礼节是忠诚信誉不足的表现、是祸乱的开端;智即“先见之明”则是愚昧的开端、虚华的“道”。或许是儒家学者接受不了这样的批判,才把它“藏”到后面。
5、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篡改。
现代通行《道德经》第19章(属“道篇”)有非常关键的一段话:“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讲述治理国家的重要规律。“古本”中这几句文字基本相同,证明它是道家思想的本意。但在郭店村楚国竹简上却不同:“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季子。”我们大致判断,这些变化是儒家学者抄写时的改动、掺杂了私货。
其中最重要的变动是“辩”,道家思想要抛弃“先见之明”的智,而儒生将其改成抛弃“辩论”,意思完全不同。现代通行《道德经》中还有写“辩”的句子,如“大辩若讷”、“善者不辩”,仔细想来,其实也违背了道家反“智”的本意。还有将“绝仁弃义”改成“绝伪弃诈”,更明显是儒家学者所为。说明儒家对《道德经》的篡改,自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我们很幸运看到这些古老的《老子》文本,能够帮助我们排除历史因素的干扰,特别是看清儒家的篡改,从而“擦亮眼睛”真正理解道家思想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