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培育了哪些花卉以及它们的寓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代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培育观赏植物花卉,以装点生活环境。中华大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所以古代中国人培育出的观赏植物花卉种类纷繁,可谓千姿百态,它们并被赋予一些非凡的寓意。
中国古代观赏花卉有“六大名花”即梅、兰、菊、荷、牡丹、芍药,它们从培育角度分两组:梅、荷、芍药为一组,出现较早,人工培育过程中变异不大;兰、菊、牡丹为一组,出现较晚,都是从不受重视的野花中经过长时间的人工培育,成今天这样绚丽多彩奇葩的。
到近代中国又有“十大名花”的说法,是上面六大名花剔除芍药(因与牡丹接近),再加桂花、月季、杜鹃、茶花、水仙等五种。主要是入选花卉的地域更广泛,不再仅限于中原地区了。当然,最古老还是六大名花,古人赋予她们丰富寓意,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芍药,在中国被人工栽培极早。《山海经》、《诗经》中都有芍药的记载,芍药这个名字的词源,就有烁、韶等美丽意味。先秦时期,梅、兰、菊、牡丹等花尚未出现,所以当时装点环境的花卉,芍药一定是第一名。宋代之后,芍药在南方地区栽培较多,培育出黄、红、紫、白等诸多颜色。
在唐代之前,芍药由于颜色多样、花姿紧凑、花瓣层次丰富,被赋予富贵、美丽、爱情的寓意,特别受欢迎。唐代白居易曾写芍药诗:“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大约是白居易与一位僧人交流,借芍药的富贵之意,谈人生要淡泊平和的感悟。
2、牡丹,被称为百花之王。牡丹与芍药同科同属,花型相似。但牡丹是木本,更容易嫁接、改良,因此在唐代以后逐步繁盛,接替了芍药的位置。牡丹大体是唐初武则天时期从泾州(甘肃)移植至长安的,唐人喜欢牡丹、大力培育,使它的花瓣层次增加、花朵更大、颜色更丰富。宋代时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当时牡丹已有一百多个品种了。
因为花型相似,牡丹承继了芍药的寓意,象征雍容端庄、富贵吉祥、繁荣昌盛、清高傲骨等,被誉为“国色天香”。到中唐以后,长安城中暮春看牡丹已成为倾城盛事,唐代刘禹锡曾有《赏牡丹》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梅花,在商周时期开始人工种植。不过当时人们是用梅树果实当酸味调料。中国最古老的书籍《尚书》中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即要做好菜汤,就得有盐和梅子。先秦时期中国北方有大片野生梅林,随着气候变化,北宋时期梅树已不能在北方露天生长了,人们则开始对梅花加意栽培。
梅花在冬春严寒中开放即“傲立雪中”,生命力极强且颜色繁多,又不与百花争艳,因此被赋予高洁孤傲、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寓意,被誉为花中君子之首。历代文人赞美梅花的诗歌不胜枚举,著名的如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宋代王安石也有《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是朗朗上口、总结了梅花的寓意。
4、荷花,又称“芙蓉”、“芙蕖”,很早就被人工栽培。作为水生大型花卉,野生荷花曾遍布于湖泽塘淀,早在春秋时期的铜壶上就有荷花的形象。荷花有清廉、爱情等寓意,正如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著名《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人们对其非常喜爱。魏晋南北朝以后,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又将荷花赋予了宗教的圣洁意义。
唐代王勃曾有《采莲归》诗:“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用荷花比喻忠贞不渝的爱情。还有唐代王昌龄的《采莲曲》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更是一幅美丽动人的采莲女采莲的图画。
5、兰花,“身世”比较曲折。远古记载的兰花,其实是菊科“都梁香”,古人用它榨取香精。现在我们说的兰花,在宋代才被人工栽培、繁盛起来,是兰科的“春兰”,它花叶飘逸、苞萼娟秀、气息芬芳,古人认为它清丽不寡淡、淡雅不俗气,代表气质优雅、才华出众、品格高洁,也被誉为花中君子。同时它还象征友情,正所谓“金兰之好”。
宋代苏辙曾有一首《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就是以“兰生幽谷丛林”比喻孤芳自赏,以“幽香四溢、严寒不凋”比喻高雅清洁。晋代陶渊明曾写道:“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6、菊花,经艰巨的人工改良栽培而来。它最初不过是单瓣、小朵的黄色小野花。人们重视菊花,一是它在深秋重阳节前后“冒霜吐花”,是点缀节令的佳品;二是魏晋时期人们认为服用菊花可以延年。因此,古人倾力培育菊花,恰恰菊花又极易发生变异、变异又容易保留,所以菊花的品种、颜色日益增多,到宋代已有100多个品种了。
所以,菊花象征长寿、生命力顽强、思念亲人,同时也寓意高雅纯洁、正直不屈,也被誉为花中君子。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就有这个意味,而唐代黄巢的著名“反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将满城烂漫的菊花说成了豪迈战士。
除这六大名花,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的观赏植物花卉,也寓意丰富、值得注意。
桂花。人工栽培也是始于战国时期,野生和人工种植品种繁多,只不过大都生长在中国南方。描写桂花的诗很多,宋代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道其美;宋代梅尧臣的“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是夸其色;宋代邓肃的“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是赞其味;明代瞿佑的“滴露研朱染素秋,轻黄淡白总包羞”,是歌其姿;唐代李德裕的“翠干生岩下,金英在世间”,是颂其韵。
桃花。古人培育高档水果树的“副产品”。因为是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树树红霞、如火如茶,所以桃花就有了代表春天、对美化生活希望的意味,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吟咏。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赞美桃花。最有名的还是唐代崔户《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中意味自不必说。
竹子。在中国的人工种植历史悠久,人们多把它当做一种生产原料,不过,历代文人更喜欢它的寓意:简约淳朴(青翠繁盛但没有其他颜色)、长寿安宁(生命力顽强)、节节高升(有节而向天攀升)、虚怀若谷(空心)、浩然正气(即使弯曲也不会被折断)、青春永驻(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等,因此也被誉为花中君子。宋代苏轼在诗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所以,如果住所周边没有竹子,就需要人工栽种了。
除了以上这些,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富有寓意的观赏花卉植物,每个人各有所好,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