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经是哪“五经”?
我们常说儒家的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指《易》《书》《诗》《礼》《春秋》。但事实上,二者的年代是有区别的。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二篇,分别为《大学》《中庸》,并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所以此是起于南宋的概念,并非先秦所有。而五经则由孔子编订,有说法认为原有六经,但《乐经》已失,故止五经。五经因年代久远,其具体所指是有争议的,下面笔者具体阐述。
五经中,《诗经》应当是最没有争议的,其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
《易》,原有《连山》《归藏》《周易》三易,儒家所用应仅为《周易》,现在所说的《易经》也多指《周易》。《周易》原文仅有六十四卦爻辞,孔子为其作注,即现今流传的“十翼”,又称《易传》。现在也通常把《易传》和《周易》中“经”的部分合称《周易》(相当于《周易》并注)。
《书》指《尚书》,然而《尚书》却争议颇多。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曾发现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均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为朝廷献上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三十三篇,以及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可见《尚书》命运多舛,其传承更是混乱无比。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据古籍《汉书·艺文志》记载,《尚书》原由孔子编纂,选为百篇(有说法认为百篇之说乃后人杜撰)。后始皇帝焚书坑儒,原有《尚书》几乎全部焚毁。西汉由伏生口述得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后得古文《尚书》四十四篇。后今古文《尚书》均轶失,梅赜献今文三十三篇(由原二十八篇中析出五篇)、古文二十五篇《尚书》。后来流传的版本,大多据梅赜版所编。然而,后世学者越来越怀疑此古文《尚书》乃梅赜伪造,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部分(伪古文《尚书》)为伪书。现在流行的版本是今、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真假参半。
同样混乱的还有《礼》。《礼》又称《仪礼》《礼经》,是记载周代各种礼仪的书。传至汉朝,仅有《礼经》十七篇,称为今文《礼经》,由戴德、戴圣、庆普三家所传。但不久后在鲁境出现《礼古经》,除十七篇外另有“逸礼”三十九篇,但未传下。这里要注意的是,《礼记》不是五经之一!《礼记》实际上是礼学家们在传习《礼经》时附带的参考资料,用来解释、说明和补充《礼经》原文。西汉时期,戴德传《礼记》八十五篇,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因二人是叔侄关系,所以后人称前者为《大戴礼记》,后者为《小戴礼记》,世传即小戴本(有说法认为《汉书》没有提到二人传《礼记》,故大小戴《礼记》说乃后人附会)。另一个与此有关的书名为《周礼》,原名《周官》,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府文献而发现。事实上,先秦文献从未提过此书,但又不能否认其确实保存了大量西周史料,如今主流认为此书系战国至汉初所作。《仪礼》《礼记》《周礼》并称“三礼”,后来都被称为“经”,但只有《仪礼》才是原来的《礼经》,而并非是后两者。
《春秋》由孔子编订,原文仅一万八千字(现存一万六千字),因记事语言简练而又暗含褒贬,故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后人对《春秋》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则称为“传”,著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可见,《易传》《礼记》《左传》之类,都是对五经的解释,其与原经文有所区别,这是一定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