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介绍古代与端午节和纪念屈原有关的诗歌

介绍古代与端午节和纪念屈原有关的诗歌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现代人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还有赛龙舟和吃粽子,但其实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远不止这点,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所写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歌也非常多。

“端午节”的来历复杂,正因为如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的重要传统节日。

1、与“五行”学说和对“龙”的崇拜有关。

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周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五”在中华文化中寓意深邃,有阴阳和合之意。《易经》中第1卦“乾卦”第五爻“九五”即“飞龙在天”,是进入天道之意。还有龙是“五爪”。端午节正是一年中唯一的“双五”日,因此“端五”祭龙很早就成为中华大地的风俗,龙及龙舟文化贯穿于端午节传承历史中

最迟在晋代《风土记》中已有对端午节的记载。而将“端五”改称“端午”是在唐朝,因避讳唐玄宗8月5日生辰,由宰相宋璟建议改的。宋代诗人范大成的《夔州竹枝歌九首》:“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描述三峡地区端午节龙船比赛的盛况,当时夔州虽地处西南蛮荒之地,端午节活动已非常丰富了。

2、与“中天日”(即夏至)的庆祝活动有关。

端午节也称“中天节”,但其实“夏至”才是日在天中!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夏至与端午节前后接近(多在端午节后),据考证,古代端午节许多习俗是夏至前移而来。白居易的《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这里提到夏至节庆活动,其实就是端午节的活动。

小常识:正如白居易诗中体现的,至少在唐代以前,江南地区人也把竹筒称为粽子,它与我们今天由粽叶包裹糯米的粽子,在古代应是同时存在的,都叫做粽子。

当然,端午节作为传统佳节,很多诗歌也反映出诗人的不同心境。唐代诗人殷尧藩的《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说的是诗人背井离乡、归心似箭;宋代诗人黄公绍的《端午竞渡棹歌》:“……月明中,月明中,满湖春水望难穷。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说的是诗人怀才不遇、心情苦闷。

3、与对“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有关。

古人端午节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娱乐饮食,慢慢就纪念起历史名人来。有纪念介子推、伍子胥、曹娥(东汉的著名孝女)等多种说法,还有祭“地腊”日(道教全年分五腊,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当然,最主流的说法还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划龙舟两大习俗均与纪念屈原挂上钩,大约开始盛行于魏晋时期,已是屈原死后几百年了

小常识:最早将屈原和端午节联系起来是南北朝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也将竹筒饭当粽子)

还有,唐代僧侣诗人文秀,他收录于《全唐诗》的唯一一首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宋代诗人余靖的《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家酿寄君须酩酊,古今嫌见独醒人。”还有古诗:“艾虎悬门日,龙舟竞渡时,屈原遗恨在,千载楚人思。”这些都表现了对屈原的同情和怀念。

4、与夏季做卫生、“避恶除邪”的风俗有关。

中国古代谚语:“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都把毒虫灭。”农历五月仲夏,天气炎热、虫害多发、瘟疫疾病易于流行,称为“恶月”。因此端午节有在门上挂陈艾(保存一年以上的艾叶)和菖蒲、饮雄黄酒并洒于庭院屋角等民俗。古诗说:“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写端午节时孩子们要拿上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王”字以辟邪防疫。

小常识:艾叶和菖蒲是具有杀菌解毒作用的草药;雄黄俗称“鸡冠石”,是含砷的矿石,虽对治疮疗疾有一定效用,但有剧毒,现代科学认为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此外,古代端午节还有青年男女拿着“佩兰”到水边祭神和沐浴的习俗,因此端午节也称“浴兰节”。佩兰是五月开花的菊科植物,古人认为它的芬芳可除夏日各种邪毒、去祛秽,食用还能消肿。屈原《九歌·云中君》中就曾提到挚兰沐浴:“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大约也是端午节水边祭神和沐浴习俗的一个起源吧。

唐代诗人元稹的《表夏十首》:“灵均(屈原)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欧阳修一首《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此词也很有名。总之,以浴兰节为题材的抒情诗有很多。

最后借唐代皇帝李隆基的一首《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此时“盐梅”佳肴己在鼎中、美酒已在杯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