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数科普| 紫微斗数是明代状元罗洪先带下华山的吗?
斗数科普|
紫微斗数是明代状元罗洪先带下华山的吗?
开始前,有3项要点须请小伙伴们先回忆一下:
⓶ 目前该篇序文最早见于明万历九年(1581)的《紫微斗数捷览》(以下简称《捷览》)
⓷ 据序文首尾两段,在斗数被带下华山前(1544),世上除了陈抟及其后人外,无人知悉斗数的存在。
只要本文能够证明,在西元1544年以前,斗数早已流通于世,就可直接证伪此篇序文。以下,本文将论证,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增补进《万历续道藏》的三卷《紫微斗数》(没有罗氏的序文),其成书年代势必早于《捷览》这类附有罗氏序文的斗数古籍。
一般来说,事物的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演变。以汉字为例,商周的甲骨文发展至汉代时,隶书的字型多已丧失了甲骨文的「象形」功能。因此,距离起始的时间点愈远,事物的变化就愈大。
当今坊间流传的紫微斗数,其实就是《捷览》、《紫微斗数全书》与《紫微斗数全集》的内容。三者大同小异,唯部分内容稍有出入,而且这三本书的最前面,正好都有那篇署上罗氏大名的序文。因此,可将三者视为同一类斗数(本文将以《捷览》作为此类斗数的代表)。
《万历续道藏・紫微斗数》(以下简称道藏《斗数》)所使用的星曜,虽与《捷览》有诸多不同,但此二者都需将星曜布入「十二宫垣」——命宮、財帛、兄弟……相貌——以推断个人运命与吉凶。因此,我们可以说十二宫垣是斗数不可动摇的根基。惟斗数所见的十二宫(非十二辰),实源于古希腊的星占术——由远赴大唐的天竺僧人将西洋十二宫带入中国。
上面这张图出自《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以下简称《宿曜经》)。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羊宮、牛宮……魚宮这十二个古希腊星占术的宫位,而分布于最外圈者则是印度的二十七宿。
上面这张图出自《七曜攘灾决》。我们同样可以看见顺序完全一样的十二星座宫位,以及中国的二十八宿。同时,最外圈还加入了命位、財物……福德(书中也作福相)、困窮这十二宫垣。
晚唐诗人杜牧(803-852)曾在他的〈自撰墓志铭〉提及:「昴畢於角為第八宮,曰病厄宮,……星工楊晞曰:『木在張於角為第十一福德宮,……。』」其中,第八「病厄宮」以及第十一「福德宮」的顺序,与《七曜攘灾决》完全相符。足见此十二宫垣次序,至少在晚唐时已相当流行。
请小伙伴们细看上面这张道藏《斗数》的〈乐庙旺图之式〉。从右下方的「白羊」开始,逆时针走一圈,亦可看见金牛、陰陽(双子)……双魚这些以十二星座为名的宫位,而顺序也跟《宿曜经》、《七曜攘灾决》完全相同。
另外,道藏《斗数》的十二宫垣依序为——命宮、財帛、兄弟、田宅、男女(子女)、奴僕、妻妾、疾厄、迁移、官祿、福德、相貌。除了第十二宫「相貌」与《七曜攘灾决》的第十二宫「困窮」不同以外,其他十一宫的次序完全一样。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或许会问——《捷览》呢?现实总是残酷的。《捷览》不但没有使用以十二星座为名的宫位,其中也只有第一「命宮」、第十一「福德宮」与《七曜攘灾决》、道藏《斗数》吻合,其他十宫的次序则截然迥异。换句话说,距离西洋十二宫传入的时代愈远,变化就愈大。因此,上述差异实已说明,《捷览》一类的斗数书籍势必晚于道藏《斗数》。
明代同进士出身的万民英(1522-1603)所作的《星学大成》,也有与道藏《斗数》次序完全相同的十二星座宫位、十二宫垣。此外,天異、毛頭以及来自印度的虚构星羅睺(राहु,Rahu)、計都(केतु,Ketu),也都同时见于道藏《斗数》、《星学大成》、甚至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而这四颗星同样未见于《捷览》这类斗数书籍。
上述种种情况都已说明,《捷览》在明代反而是比较「特异」的一类斗数书籍。这无疑也能作为《捷览》晚于道藏《斗数》的旁证。
道藏《斗数》
让我们再考证得更细致一些。从斗数排命盘的逻辑来看,道藏《斗数》排盘的第2步「起八字」,还位于第4步「排星辰」以及第5步「立坐命」的前面。先前的拙文已提及,斗数与西洋星占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斗数所使用者皆为虚拟化的星曜(无需实际观测天上星曜,亦与天上星曜的实际位置无关)。此中的关键就是——「起八字」。
西洋星占学之所以需要出生的年月日时,乃因星占师须实际观测出生当下与出生地的空中星相(如上升星座)。紫微斗数之所以需要出生的年月日时,乃因命盘中的星曜是根据八字里的天干与地支来布入十二宫垣——此即斗数无须观测星空的根本原因。而《捷览》这类斗数书籍,却没有道藏《斗数》里「看八字強弱」、「看立格用神」的讲究。
〈秀才之命〉,《紫微斗数全书》(清同治南阳堂刊本)
显然,就此一脉络而言,道藏《斗数》已初步将西洋十二宫整合进中国传统的八字、十二辰与二十八星宿。鉴于道藏《斗数》已按八字的干支将星曜虚拟化,《捷览》便更进一步地将斗数本土化——扬弃了外来的西洋十二宫(黄道十二宫是古希腊人在实际观测星空后,对「天球」的假想)以及印度的罗睺、计都二虚构星(留着根本没卵用)。
至此,本文已然证伪署有罗氏大名的序文所宣称者——「在斗数被带下华山前,世上除了陈抟及其后人外,无人知悉斗数的存在」。因为,在1544年以前,世上显然已有一类早于《捷览》的斗数书籍——道藏《斗数》。如此一来,斗数始于陈抟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