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破解《阿长与<山海经>》的秘密
今天教学生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首先,我发现作者在写阿长的时候,有心把阿长和文明人进行了对比。我以前读此文,没有注意到这种对比。文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文明人,一种是粗陋的人。文明人包括“我的母亲”和“叔祖”,粗陋的人包括阿长和叔祖的太太。作者写这些人的时候,惟妙惟肖,往往用一两句话,就将人的灵魂刻画出来了,而且入木三分。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写阿长的粗陋,作者就说她“切切察察”地议论别人家的是非,食指不是“指着别人的鼻子”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子”,而且上下挥动。这就把阿长的粗鄙可爱刻画出来了。写叔祖的太太,就写她用叔祖心爱的盆景来支撑晾衣杆,树枝折了,她反而骂叔祖为“死尸”。这些情节让人读了忍俊不禁。但也确实把一个人没有文化、鄙视文化、鄙视文人的那种野蛮无知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
鲁迅为北大设计的徽标。
左边是鲁迅原稿,右边是今天的样子。
写文明人,也很有趣,也很生动。比如,作者笔下的“我的母亲”就是文明人,作者在写她的时候,也只用一句语言描写,就将她的性格、教养刻画出来。这句话就是母亲听到我几次投诉阿长睡觉把床占满的事情以后说的:“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这句话极其传神。母亲那种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出身的那种教养、温柔敦厚、懦弱等性格特点,全部在这一句话里面体现出来了,真可以说是窥一斑而见全豹。
除了写出母亲的文明之外,作者也写出了叔祖的文明。他是个寂寞的老人,不被老婆所理解,经常被骂死尸,所以,他跟孩子们很谈得来。家族中,“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除了有应付科举的制艺之外,还有些图画书,以及山海经。文明人有文明人的习惯。作者用两个字来写他的毛病——“疏懒”。这是客气的说法,也是含蓄的说法。其实,是说他在引导孩子阅读《山海经》这样不正经的书时,不上心而已。
鲁迅自己设计的图书封面
其次,要注意到,作者写阿长的时候,把阿长写得粗鄙可笑,是有深意的。作者写阿长的那几件事情,都写出了阿长的可怜可悲。比如,她没有名字,她叫阿长,只是因为她所顶替的一个女工的名字叫阿长,所以,她也叫阿长了。她的姓名权都被剥夺了,得不到尊重。作者写她讲长毛的故事,写道她说自己作为一个丑陋的女人,也是有用的,能脱掉裤子站在城墙上,帮助长毛低档官兵的大炮。因为据说,大炮对着女人的屁股是放不出炮弹的。明明是一件受侮辱的事,她却引以为傲,说自己是有用的。长妈妈就是这样一个被剥夺了尊严的女人。但是,她可怜吗,作者又没有写她可怜。她的一些事情,比如元旦那天逼着我说“恭喜恭喜”的情节,你会觉得这个女的,活得很有生气。她经历了那么多,可是生命力顽强,一点都没有上层知识分子面临悲苦命运的自伤自怜。这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第三,我觉得长妈妈睡觉的时候,把手脚摊开摆成一个“大”字,占领全床,这个睡相,可能是她心理的潜意识在起作用。现实生活中,她被剥夺得太多了,在睡觉的时候,她就流露出了占有的本能。所以,虽然母亲批评了她几次,她还是依然故我。她那种反抗,想要扬眉吐气做人的意愿,体现在她的睡相当中。这一种,值得研究心理学的人谈一谈。
鲁迅自己设计的图书封面
第四,作者为什么要将长妈妈这种粗鄙的人和那些文明人做对比呢?这才是关键所在。鲁迅小时候所感兴趣的这本《山海经》绝对不是什么正经书。《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叫“子不语怪力乱神。”什么意思,就是孔子不谈论神仙鬼怪的事情。正统的知识分子受到孔子的影响,也瞧不上那些描写怪力乱神的文字。《山海经》里面的那些怪兽、怪人,比如没有脑袋却舞着干戚的刑天,不就是属于怪力乱神吗?这是正统文化所不屑于去让孩子们学习的。因此,鲁迅家族里面的人稍有知识的,是不可能热衷于给孩子买《山海经》来读的。这个封建大家庭的思想和文化,跟旧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一样,已经僵化死板了。如同铁屋子一样,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新鲜空气也进不来。所以,小时候的鲁迅,渴望得到一本《山海经》,想向叔祖要,“却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还说,这位叔祖是很“疏懒的”。他真的很疏懒吗?不过是他并不热衷用这本“坏书”或者“不正经的书”来“毒害”孩子而已。鲁迅找别的人要这本书,“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原因都有一个,没文化的人不知道,有文化的人不屑而已。在鲁迅所处的年代里,科举制度和儒家僵硬教条对孩子的思想的束缚还是很强的。所以,鲁迅根本无法看到一本《山海经》。而粗鄙的善良的长妈妈为鲁迅打开了一道门,将鲁迅引导进绘画艺术的殿堂里面来了。
长妈妈不同于家中的其他人。她没有文化,连《山海经》,她都要念成《三哼经》。所以,她不知道这本书是否符合中国传统儒家的要求。如果她有知识,她是不会给小鲁迅买这本书的。但是,谢天谢地,她没有知识(精英的文化知识),她只有热心,只有母爱,她愿意为自己的小主人去买一本这个让他心心念念的图画书。就这样,《山海经》被长妈妈买来了,鲁迅有了自己的儿童书。
鲁迅绘制的中国矿产全图
这本书给鲁迅多大的影响,那么长妈妈对鲁迅就有多大的影响。一九二六年,鲁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四十五岁,他在文章中写道:“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有了这本书的引导,他以后更热衷于艺术,他说“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他在艺术上越走越远了。(这本书对鲁迅学习科学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鲁迅从小绘图能力就很强)
如果没有长妈妈为鲁迅打开这个口子,鲁迅的童年可能灰暗下去,他童年的梦想也许就会死亡,他的想象力也许会枯萎,他也许无法突破这个铁屋子,无法走上文艺道路。他可能会成为自己笔下那个迂腐的孔乙己,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被时代淘汰。幸好有阿长,有这位无知粗陋却善良的长妈妈。
《山海经》里面的图画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但是,这篇文章并非只是表达个人之间的感情。他要写的其实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走向的思考。旧文化如何自救,如何从旧文化中脱胎而出变成新的文化,正是这篇文章要思考的问题。
古人云:礼失而求诸野。意思是说,当上层文化已经衰落腐朽的时候,可以从民间寻找文化的活力。晚晴,中国上层精英文化已经走向了僵化和衰落。而民间,却依然保持着中国的活力。他们,虽然粗鄙无文,却蕴含着极大的能量,能够影响中国的未来。这就是鲁迅《阿长与<山海经>》要思考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