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故事|不远复(外一则)
武夷山朱熹故居挂一“不远复”牌匾,文字出自《易经》:“不远之复,以修身也”。意思是一个人行走不远,就需回头审视一下自己的所言所行,以达到有错就改、修身养德的目的。这里说个王鼎知错即改的故事。
王鼎自广东辞官归乡后,居住在梅李南街月河桥畔。王家有兄弟三人,王鼎排行老二,他家的宅子夹在老大老三两家中间。原本比邻而居,相安无事,但因为一次失盗,兄弟之间,竟无端生出了嫌隙。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夜间,有盗贼入室行窃。老大和老三家都遭遇洗劫,损失惨重。而夹在两家人中间的王鼎家,却偏偏安然无事,不曾丢失一草一木。事情闹将开来,该议论议论,该报官报官,王鼎也在表示完同情及慰问之后,心安理得回了家。失窃这种事情,纯属飞来横祸。王鼎家能得幸免,实属侥幸,至于遭遇不幸的老大老三两家,只能归结为他们运气实在太背。
那知翌日,老大老三忽然带着数名衙役,气势汹汹来找上门来,指责王鼎蓄养盗魁,要求他交人。王鼎一时摸不着头脑,他这一生,为人刚正,是非分明,何来蓄养盗魁一说?一番分说,才知原来人家怀疑自家私塾先生的仆从,乃是盗窃的罪魁祸首。
数年前,王鼎请了一位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教子女读书。先生是浙江人,为人斯文,并且精通医术。但他有个仆从,却生得贼眉鼠眼,一看就不像什么好人。要说这名仆从,手脚还真不太干净,有一次,他不知从什么地方偷了一袋子药材,被人顺藤摸瓜找上门来,最后只得赔钱道歉,弄得大家都很尴尬。有这个前科在,加上此次事有凑巧,老大老三一口咬定,也属理由正当。
俗话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王鼎心中,也生出怀疑,莫非这次盗窃,果真是此人所为?
仆从被带去县衙,县令严加审讯。后来仆从吃不住刑罚,直认其事。县令问其党羽,回答说乌合之众,不知姓名。又问他赃物何在,回答含糊其辞,不知所谓。王鼎听说后,觉得事有蹊跷。他专程去县衙找到县令,指出案中诸多疑点,要求重新调查。县令却固执地认定仆从便是盗魁,但碍于王鼎曾是前参政大人的面子,只将仆从暂且收监,悬而不结。
案子拖了一个月,适逢江北某地抓到一伙盗贼,人赃并获。经审讯,招供称前月曾劫常熟王参政家,缴获的赃物都是从他家偷来的。执事者行文常熟县衙,着来取人领赃。常熟县令见了公文,出了身冷汗,始知差点办了个冤假错案。
消息传到王家,老大老三听闻被盗财物失而复得,满心欢喜,早忘了还有人蒙冤被关在大牢之中。王鼎却亲自来到牢狱,当面向仆从道歉,并将他接回家,优礼有加。一个月后,仆从辞行,王鼎又以百金相赠。
后世有人就此事赞叹说:“若元勋,一先生者,可谓不远之复矣。”
月孛法
王鼎在湖广担任参议期间,主管粮储、屯田、水利诸事。有一年遇大旱,河湖干涸,禾苗枯死,灾情十分严重。王鼎心系百姓,眼见秋粮就要颗粒无收,却只能干着急,苦无良策。
这时候有人建议,天地之气不和,参议大人应举办“雩祀”仪式,焚香献牲,以解黎民百姓于厄难。官府祈雨,古即有之。历朝历代,岁逢大旱,皇帝常亲自举行祈雨仪式,地方官员更是负有祈雨的职责,责无旁贷。王鼎采纳建议,亲自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雩祀”。可仪式之后,烈日高悬依旧,不但没有丝毫效果,旱情反而越发严重。
天不遂愿,能奈之何?王鼎愁得整日茶饭不思,坐立不安。这时又有人来献计献策,说城南“木商某有奇术”,可求雨。所谓“木商”,指经营木材生意的商人,而“奇术”则是巫术。传说实力强大的巫师,可以呼风唤雨,请神降神,玄乎其玄。王鼎虽不信这个,但被该死的旱情逼得实在没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权且一试。
当下立即遣了数名差役,去召此人前来参议衙门叙话。哪知过了没多久,差役回报:人没请到。王鼎诧异问道:“可是人不在?”差役脸色尴尬:“非也。木商说了,大人为民请命,为何不礼贤下士,而只派差役前来召唤我呢?”王鼎啧啧称奇。这人好大的架子,感情还得本参议三顾茅庐、给足面子才请得动大驾?王鼎也不生气,心中反而生出了几丝希望。大凡奇人异士,都有一些怪癖,对方既然如此做派,想来一定有些真本事。当即吩咐下去,命人准备名刺拜贴,动身亲自前去城南相请。
见了木商,也不过一普通人,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王鼎问道:“先生可求雨得雨吗?”木商回答说:“可。”“那什么时候可以求得天降甘霖?”木商说:“你想迟一点,那就迟一点得;你想快一点,那就快一点得;你如果想要立刻得雨,那大雨立刻就能下。”木商此话,神乎其神。但来都来了,不试一下又怎能甘心:“我当然希望立刻得雨,缓解旱情。先生祈雨,不知有什么需要?我即刻让人去置办。”木商点头说:“需洁净一室,置办妇人首饰一套,上下衣衫一袭,设酒二席,多具纸笔朱墨,就这些,别的都不需要。”净室、酒席、笔墨倒也罢了,这妇人首饰衣衫,和祈雨又有什么关系?王鼎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也没敢多问,想来木商自有道理。“大人且回。今晚孛星现时,我自来参议府作法求雨。”
王鼎辞别木商,抓紧安排布置净室及一应物什不提。吃过晚饭,他与一干差役在前院焦急等候,心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王鼎博览群书,知道木商所说的“孛星”是什么。世间法术万千,有法名曰“月孛”,主行祈雨。“孛”在星象中为妖星,相传此星现,则“内不有大乱,外有大兵,天下合谋,阴蔽不明,有所伤害”。《宋中兴天文志》记载:孛星是黄帝时一女子,名为魃,因修行走火入魔,五行戾气蓄结,死而化为孛星。民间传说,魃所到之处,千里赤野,寸草不生,而人不能看见魃,见则必死。难道这世间真的有魃存在?木商让准备首饰衣衫,是要给这位魃穿戴?正胡思乱想间,偶一抬头,见月上梢头,星辰隐现,天色已然不早。再等候片刻,木商果然只身一人,如约而至。
木商也不与王鼎多言,开坛作法。一通咒语之后,取纸笔以朱墨画成一符,交与王鼎:“可命一差役,持此符往西南而行。荒野之上,见一裸身妇人,纳符其怀即归,彼当随行而至矣。”王鼎瞧了瞧侍立一旁的手下,担心问木商道:“应该不会有事吧?”木商答:“途中无事。然少顷雷雨至后,此中必有人为雷所击。不过无妨,我画一符,介时急以符压其身,可保平安。”王鼎半信半疑,稍加犹豫,挑选了一名身强力壮的差役,嘱其速去速归。差役领命而去。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差役气喘吁吁地奔进门来,身后果然跟着一个不着寸缕的妇人。妇人一语不发,被木商引进预先准备好的净室,穿衣打扮完毕,端坐饮酒吃菜。王鼎止不住心中好奇,于窗外张望,见木商也没做什么特别之事,只斟酒相陪,与之对饮。
回到前院,刚喝了口茶,忽然之间,风云骤起,雷声隆隆,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喀嚓”一声,犹如山崩地裂,一道闪电从天而降,堪堪击中那名方才引回妇人的差役。差役应声倒地,浑身冒烟,王鼎急将符纸依法压在他身上。紧接着,大雨如倾,雾霈盈尺。这场雨足足下了三个时辰,直到五更天时,方才云开雨霁。神奇的是,雨一止,那名差役果真苏醒过来,行动如常,并无大碍。
祈雨如愿的王鼎喜形于色,他命人取来钱银,来到净室,准备重谢木商。可打开门一看,木商已然不辞而别。只有那名妇人如泥雕木塑般坐在桌前,如痴如傻。呼唤良久,妇人霍然惊醒,问及前事,却一概不知。
湖广旱灾,由此得解。
参考资料:
明 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