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 > 捉鳖

捉鳖

家乡地处大别山区,大大小小的山峰汇聚无数的山溪,清澈的溪水里除了有欢蹦乱跳的小鱼小虾以外,还有老鳖,也叫甲鱼、团鱼。家乡的小河鱼、小虾味道鲜美,是喝酒下饭的美味佳肴。而山溪里生长的老鳖则是高级补品。它不光味道鲜美无比,鲜嫩可口,而且有清火、去热、滋补的功效。

鳖生长在山溪的深水潭里,它生性机灵,能游会爬,尤其在深水里,滑行如箭,有水鹞子之称。随便是捉不到它的。夏季的午后,你在山路上行走,远远望见小溪里的一块大石头上有一只老鳖趴在石头上透气(晒壳),你怦然心动,不免加快脚步,想逮住它,不料就在你即将靠近它的时候,只听“噗通”一声,它就钻进了水里。你只好望鳖兴叹。

任何事情都有制服它的办法,就像那些擅长捕捉野猪、野鸡、黄鳝的人一样,他们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其中,戳鳖就是一种捉鳖的方法,也是七十二行中的一种手艺。

改革开放前,家乡的山水都是原生态的,植被保护的特别好,河道没有改造,农田里几乎不打农药,弯弯曲曲的山溪两旁,长满了青草野花,山泉水汩汩流淌,终年不断,夏秋季节,一些毛头小孩潜到水里摸到一串串小河鱼。山湾里有水的地方就有稻田,每年农历七月稻子杨花,潜伏在溪水里老鳖到了傍晚就到稻田里吃稻花。

夏天暴躁的天气,老鳖会在夜里出来吃星露,村子里一片宁静,河水银光闪闪,万籁俱寂。吃过晚饭后,拿一把手电筒,卷起裤脚,沿着小溪,逆流而上,浅水的河滩边,就能逮到老鳖(照鳖),记得有一年的夏夜,我和哥哥一晚上就逮到了七只一斤重左右的老鳖。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附近,有一位叫柳吴应的爷爷擅长戳鳖(攥鳖),他对老鳖的生长环境,以及老鳖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每年的立冬后,天气冷了下来,老鳖进入冬眠期,钻到石坝里,不吃不喝,直到第二年的春暖花开,春雷滚滚的时候才出来觅食。吴应爷脚穿长筒靴,腰间系一条长手巾,肩上挎一个背包,手里拿一柄一丈来长的钢叉,沿着溪流去戳鳖。每次都能戳到很多老鳖,从不空手回来。

为何他能戳到许多的老鳖,而别人就戳不到呢?有好多次,发现他出门戳鳖,我就跟在他身后,我递给他一支烟,向他讨教戳鳖的技巧。他说,任何动物都有它的生活规律,老鳖也一样。他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指着面前的河流说:“这一段河流是没有老鳖的,因为河水湍急,老鳖喜欢生活在水流平缓的汇水湾里”他猛吸了两口烟,接着说:“老鳖一年四季不会呆在一个地方的,春天在深水潭子了,夏天在沙滩边,秋冬在汇水的河套。所以,戳鳖不可能沿河所有的地方都去戳的,你要看准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你一天到晚也不会戳到一只鳖的”我瞪大好奇的眼睛问他:“怎样知道戳到了呢?”他说:“钢叉碰到了老鳖就有一种滑滑的感觉,就好像是攥到了破鞋底上一样。只要河道没有发生改变,去年戳到鳖的地方,今年还会戳到的”说完,他哈哈大笑起来“走!我戳一只给你看看”他往上走了一段,来到一处深水潭,他站在潭口水浅的地方,河水没过的膝盖,他用长柄钢叉在潭口的沙子里来来回回地戳了一会,几分钟后,果真用钢叉上挑起一只老鳖,我在一旁看得口瞪目呆。

后来,他又向我介绍了怎样识别野生老鳖与人工饲养老鳖的方法:一是看颜色,野生老鳖的壳是黄色的,肚子是白里透红的,人工饲养的老鳖壳是黑色的,肚子肥肥的厚厚的,二是野生的鳖有劲,你把它翻过来,背壳朝上,它能马上自己翻过身来,而饲养的鳖则不行。三是吃味道,野生的老鳖汤色是白的,味道鲜美,人工饲养的老鳖炖汤,汤汁没有那么浓,味道也没那么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