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产生之前,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
现在的中考高考,都有“科举”的影子,但很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是“考试水平”要低得多。
周代的时候,“士”以上是世袭的(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宗法制吗?)。士以下的平民,会有选拔,在《周礼》、《礼记》等书里有这方面的记载,后世科举用到的一些词汇,如“秀士、进士、贡士”等,在那时候已经有了,只是含义与后世有些区别。但是归根结底,官员的任命还是“世袭制”。
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
——《礼记·王制》
汉代开始有了“察举制”,如刘邦颁布过“求贤诏”,刘恒下诏要求“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刘彻诏令天下“察举孝廉、秀才”(到了东汉,避刘秀讳,改称“茂才”)。被荐举者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策问”有“对策”、“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问题。“策问”的考试形式后来一直延续,并且“策”成为一种文体,“射策”成为典故,如杜甫《醉歌行》“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
魏晋南北朝,地方上“察举孝廉、秀才”,同时又实行“九品中正制”,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不管是“察举”还是“九品”,负责官员都是“著姓士族”,选拔人才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些制度实际上并没有实现“为国选才”的目的,而是推动了“世家门阀”的形成。
东晋时代产生了王、谢、桓、庾四大家族。唐朝刘禹锡《乌衣巷》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句,感慨的就是王家和谢家豪门巨族的物是人非。
隋代废除“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设立“明经科”、“进士科”,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唐代增加“明算科”、“明字科”、“明法科”、“秀才科”等科,这些“科”,就相当于现在说的“某某系、某某专业”的概念。如“明经科”侧重于对儒家经典书籍的考核,“进士科”侧重于对文辞水平的考核,“明算科”侧重于对数学水平的考核,等等。唐高宗时期开始,“进士科”最被看重,通过“进士科”考试是成为高官显贵的重要途径,除了要考“诗赋”,还要考“时务策”等等,诗赋考试都会规定题目和用韵。唐代盛产诗人,就是因为当时文人都在绞尽脑汁琢磨写诗。